身处一个相当动荡的科技行业,是那些最深、最稳固的技术创新刻画了今天,并将我们锚定在这里。所有人都明白,长期来看,是这些锚定点决定了整个行业的价值,也是它们在风向之外决定了航行里程。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,如果想要认真对待它,唯一的办法或许是从它的根部重新出发,重新回到区块链核心学史,在某一天从这个无形的小学毕业。

在进行区块链核心学史的梳理时,Uncommons 提供了一个可行的(并不是唯一的)学习路径:围绕特定文章为核心,生成一个限定的知识范围,囊括文章前序的关键文献和后续影响的关键文献,在一个谱系中将一个特定问题研究清白。图谱基于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关系,而非基于直接引用,因此有些相似文献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引用关系。借此,我们可以围绕感兴趣的概念从“线性阅读”到“面式阅读”。这个梳理是一个系列,也可以自己自行探索。如果文章本身过于艰深,不必执着于具体字句,因为完全读完这个图谱中的论文是相关领域的 PhD 级别的工作,我们需要的是掌握理论脉络,以此深化自身的行业视野,而不是具体的推演过程。这部分工作已足够让认真阅读的小伙伴成为最了解这个行业“价值在哪里”的人群之一。

我们选取了比特币白皮书,它界定了有这个行业和没有行业的两个时代。

Untitled

以上图为示例,在 Connected Papers 输入比特币白皮书,可以得到比特币的学术谱系的起点图。以比特币白皮书为圆心文献,可以从两个维度发掘文献间的关系。首先,向前,可以找到区块链“史前史”:

从上图可以看出,与比特币白皮书在文献上关系最大的是 1980 年 Merkle 的 Protocols for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,Haber 和 Stornetta 合著的关于文件时间戳数据结构的系列论文,以及集中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发表的大量密码学领域的成果。2002 年 Douceur 关于女巫攻击的研究也构成其中的一块基石。事实上,已有学者进行过比特币学史的梳理,也即图中比特币白皮书左下角的 Narayanan(普林斯顿 computer science 的教授,也是 **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** 的作者)和加拿大 Concordia University 的 Jeremy Clark 合著的 Bitcoin's Academic Pedigree,这篇论文由于本身就是行业专家撰写,分析的粒度很细,不仅仅是把白皮书作为内部统一的论文来分析,而是找出了里面应用的不同方法、不同概念的思想脉络。

Untitled

Narayanan 和 Jeremy 的这篇论文也相当程度上印证了“比特币是一种典型的组合式创新”这个观点。即,比特币并非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发明,相反是一种基于上世纪后半期密码学不同方向发展并成熟之后,果实坠地一样的学科共同成果(上述图表从六个方面为我们追根溯源呈现了这一点),同时又并非纯然学理性的理论推演,本身即是一种实体,可以自足地成为一种金融应用。这一点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 Haber 和 Stornetta 的数据结构(包括之前的默克尔树)金融属性偏弱,更多是在探讨一个可靠的数据系列及一般性签名;Proof of work 更多用于反 spam 上等等,他们都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与其他相似方向结合、并无限放大自身影响力的方式。比特币的出现是这样一种聚焦其理论贡献的方式,正如聚焦不同方向的光线,以此灼烧出一个现实世界的小孔。